老照片里的1919巴黎和会,所谓 “和平”,桌下堆的全是分赃清单
泛黄相纸卷着细毛,凝住了凡尔赛宫镜厅的光。照片里,水晶灯下各国代表或握笔悬停,或围桌争执,镜墙映出的不仅是厅宇,还有微笑后的算计——这“和平会议”桌下,是战胜国瓜分的清单,也压着弱国的无奈,未说的抗议,都沉在老照片的灰调里。
泛黄相纸卷着细毛,凝住了凡尔赛宫镜厅的光。照片里,水晶灯下各国代表或握笔悬停,或围桌争执,镜墙映出的不仅是厅宇,还有微笑后的算计——这“和平会议”桌下,是战胜国瓜分的清单,也压着弱国的无奈,未说的抗议,都沉在老照片的灰调里。
《中国记事(1912—1928)》是王笛于今年4月推出的新著,本书以西方人的视角观察1912—1928大变革时代下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日前,王笛携新书在广州举行讲座,重回民国初年的广州,讲述百年前广州的政治变革与日常生活。
很多人知道中国是二战后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很少有人提起,一战时中国也加入了协约国,并以战胜国身份出席了1919年的巴黎和会。说起来有些讽刺,1917年前后那场参战决定并不是一腔热血的民族觉醒,而是北洋政府在内外交困中做出的权衡,既有外交算计,也有不得已的让步
1921年3月20日,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丘吉尔邀请开罗会议代表参加一场由他亲自设计的参访活动——前往吉萨参观金字塔与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尽管会议期间还有数场正式晚宴,这一行程却是为期十天会议的高光时刻。
1921年3月20日,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丘吉尔邀请开罗会议代表参加一场由他亲自设计的参访活动——前往吉萨参观金字塔与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尽管会议期间还有数场正式晚宴,这一行程却是为期十天会议的高光时刻。
本文是《极简投研》的第617篇文章。文章仅记录个人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